提振消费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宏观政策的重要着力点。自去年8月全国多地推出消费品“以旧换新"补贴政策以来,消费市场活力显著提升。
在提振政策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过程中,支付机构依托其特有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优势和强大的场景连接能力,成为打通“政策-商户-消费者”闭环的枢纽性服务机构。特别是在目前各地“以旧换新”活动中,让人无法忽略的一个身影,就是银联商务。
随着各地活动深入推进,资金流转时效偏低、海量材料预审困难、支付开票流程繁琐等问题逐渐凸显,银联商务不仅及时推出“银企直连资金拨付软件”“支付即开票软件”以及联合银行机构推出“国补贷”产品,同时还基于自身在支付科技创新应用的经验积累和技术优势,运用大模型、RPA等AI技术创新深度赋能“以旧换新”中的材料审核、下载上传、客服应答等多个实际场景。
以AI智能识别海量材料
在“以旧换新”活动开展过程中,最庞杂的当属海量活动材料的甄别和筛选工作。这其中包括了消费者个人资质信息(身份证、行驶证、机动车登记证等)、商品销售信息(增值税发票、机动车销售发票、二手车销售发票、购物小票)等,材料的形式也囊括了纸质材料、电子扫描件、电子票据等。这些工作无论是对参与活动的商户,还是各地的商务部门都是庞大的工作量,挑战不可谓不小。
为提升“以旧换新”活动中海量材料的识别需求,银联商务融合OCR识别、多模态大模型以及多种计算机视觉技术,打造了“银商天影”产品,具备卡证票据识别、图像理解、图片相似度比对、图像深伪检测等核心原子能力,可构建统一、高效、可复用的影像资料智能处理能力底座。
流程自动化(RPA)+AI替代人工操作
在“以旧换新” 活动的审核环节中,海量的活动材料不止要高效甄别和筛选,还需要完成包括下载、分类汇总、标记、上传等大量的人工操作。而人工审核方式不仅效率较低,还容易出现误判。
对此,银联商务深度融合机器人流程自动化(RPA)与AI大模型视觉能力,基于旗下银商大脑平台推出“以旧换新”AI审核助手(以下简称银商大脑“AI助手”),可助力商户、商务部门实现补贴活动材料初审环节的智能化革新。
据悉,银联商务基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(RPA)的产品和应用正在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,其中有13项专利申请已受理。
AI驱动线上客服智能升级
作为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“以旧换新”活动的支付和系统服务供应商,银联商务面临着跨区域、多品类(家电、3C、家装、汽车等)服务场景下的重大挑战。各地差异化政策方案与集中上线时间窗口,导致客服咨询量呈现指数级增长,传统人工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时效性要求。
针对客服团队的高效响应需求,银联商务将“银商大脑”自然语言理解大模型、知识问答等系列AI能力应用于“以旧换新”专项服务场景,以推动客服质效双量提升。
此外,旗下“在线客服”还早已上线“国补”“活动问答专区,各地商户及消费者通过以及各地“以旧换新”服务平台、银联商务APP或服务号,点击“在线咨询”即可获取活动配置、领券核销等常见问题的 “秒回复”,大幅提升响应效率。
当支付遇上AI,不仅是技术的叠加,更是服务逻辑的重构。银联商务的实践表明,在“提振消费、扩大内需”的大命题下,支付科技企业通过深耕场景需求,正在从“支付通道”转型为“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者”。这场技术与实体的 “双向奔赴”,是其价值刚刚开始显现的一个剪影,未来的舞台将会更丰富而广阔。
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